儿童散学归来早的意思
◎赵柒斤
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正如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所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即风筝,古称“鹞”,北方叫“鸢”。
关于风筝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受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启发,也有人认为源于帆船、帐篷、飞鸟等。尽管说法不一,但风筝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哲学家墨翟就曾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鹞”或“木鸢”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
事实上,古人发明风筝的初衷是将其用于军事,例如侦察、通讯甚至求救。唐代段成式笔记小说《酉阳杂志》续集卷四引《朝野佥载》中提到,“六国时,公输班(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也记载了风筝作为“无人飞机”传递情报的故事。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叛乱,梁武帝被困于梁都建邺(今南京)。当时有人献计制作纸鸦,将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风筝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现射落,不久建邺被攻陷,梁朝灭亡。
到了唐宋时期,风筝逐渐从军事用途转变为娱乐工具。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糊的风筝逐渐增多。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弦声响碧空”说明唐代的风筝带弦,放飞后可发出悦耳的声响。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风筝则充满了闲适的童趣:“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清代,风筝的制作、装饰技艺得到了空前发展。清明时节,郊外踏青放风筝成为一种风尚。文人雅士把亲手制作的风筝赠予友人,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交际活动。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就曾写下“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的诗句,表达了对无风时无法放风筝的焦虑。
清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却赋予了放风筝另一层含义,即借此放走过去一年的不如意。《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众人捡到嫣红的大蝴蝶风筝,都觉得晦气,不敢触碰。宝玉却说:“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于是,放风筝又有了放晦气的说法。所以在民间,看见别人风筝落下,一般人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就等于把别人的晦气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