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案


摘 要:“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方法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它启发我们小学古诗词教学重在积累,重在适度理解,还可以尝试练习仿写。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四大策略:汉字文化教学法、启迪想象教学法、比较品味教学法、仿写改写教学法。

关键词:香菱学诗 小学 古诗词教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源自 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对于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香菱学诗”的故事给我们诸多启迪。它促使我们思考:在小学 阶段,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语文老师该如何教授古典诗词?

一、黛玉是如何教香菱学诗的

让我们首先回到这个经典故事,来探究作为优秀教师的黛玉如何教学生香菱学诗。我们尝试概括提炼,黛玉的教学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一)传授诗歌的内在规律

黛玉不愧为出色的语文老师,你看她出手不凡, 一开始就解开了古诗内在的密码、规律:律诗四句之间的关系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 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有了奇句, 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出色的老师都有共同的特征:他们能破除学习的神秘感,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不像我们现在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把知识讲得玄而又玄,故弄玄虚,把简单的道理讲得复杂无比,让别人听得云里雾里,以此来显示自己有多么博学。接下来黛玉又揭示了诗歌创作 的第一规律:“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二)教导取法乎上,积累优先

学诗取法乎上是首要的,但具体学多少才算好呢?黛玉也有独到的见解:“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 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领悟精通,然后再读 一两百首老杜的七言律,之后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 一两百首。”一人一百首,三人三百首,这是底子,这 正应验了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古 诗词教学、语文教学强调经典积累、经典诵读,没有几百首诗词作为底子,想要学好诗词,学好语文 无疑于缘木求鱼。这是传统语文学习的宝贵经验,这 是真理!遗憾的是,近现代语文学习舍弃了它,走上了追 求分析理解、肢解语言的歧路上去了。

黛玉除了向香菱推荐三大诗人的作品外,还鼓励 香菱拓宽视野,“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刘、谢、阮、 庾、鲍等人的作品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 用一年的时间,定能成为一位诗人了!”看看黛玉的教学技巧,她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宝钗认为香菱是“呆头呆脑”, 可黛玉却赞美她“极聪明伶俐”,可见两位老师教学艺术的高下了。

(三)教导品味意境,陶冶情趣

古诗文的积累绝非简简单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细心揣摩”基础上的记忆。具体“揣摩”什么呢?“品味”什么“意境”呢?从香菱举例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的品味,以及“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中的“白”和“青”的品味可以 看出,古诗词的欣赏重在遣词造句。诗人创作诗词是 “情动而辞发”,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吟 安一个字”,常常“捻断数茎须”,那么,我们阅读品味 古诗词必经之路就是“咬文嚼字,披文入情”。如同香菱 所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圆的,这‘直’字似无 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好的诗句是无法修改和替换的,因为它用最恰当的词 句,让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四)教导学生练笔,尝试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 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 识的系统和完整。”然而语文教学的现实却是重理解 分析,轻实践运用,我们培养了很多夸夸其谈、眼高 手低的学生。黛玉却深得语文教育的真谛,当香菱有 了相当的积累和感悟之后,不再停留这一层面,而是 让她在语言实践中掌握写诗的诀窍。当香菱做了一首 有关“月”的七律拿来给黛玉看后,黛玉立即指出这 首诗的优劣“意境有余,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 诗少,被他束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 开胆子去作。”当香菱搜肠刮肚作了第二首后,黛玉 评价:“只是还不够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 还得另作。” 香菱又是一夜未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精血诚聚, 感动天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得了八句, 得到众人夸奖:“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的写诗 水平是如何提高的?归根到底是在写诗的过程中练就的。

二、小学古诗词究竟该教什么内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是什么?公认的儿童认知特点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12 岁以前是人类记忆的黄金时期。少年之记,如石上 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 在人生记忆高峰期一定要重记忆、重积累,给学生心 灵播下经典诗文的种子,成为一辈子带得走的素养。

第二,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从研究得知,0~6 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6~15 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 关键期,人一旦错失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则终身难以弥补。所以在这个关键期内,我们老师和家长应用 最美、最具典范的语言去启蒙、去陶冶、去感悟、去 教化。而最美的语言非诗歌莫属,唐诗宋词又是诗歌中的瑰宝。

第三,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是天生的 诗人、作家。为什么?因为他天生爱想象,喜幻想。异 想天开,天马行空是儿童的本性。而诗歌是想象的宠 儿,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在诗歌王国我们“可上九天 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 冲波逆折之回川”。用诗教最能开启儿童的想象世界。

弄清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再来回答小学阶段 古诗词究竟应该教授什么内容,就有了理论基础。我 们认为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应重点教授以下内容:

(一)教积累

对古诗词教学,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们曾概括为 三句话,即“不求甚解,熟读成诵,滚瓜烂熟。”这三 句话后两句都强调积累。谈到诵读积累,我们特别赞同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话:“这儿可以看出吟诵的 重要性。这是诗的兴趣的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 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

关于小学古诗仿写问题,学界有分歧。持否定意见者认为古诗与我们生活相去甚远,加之其格律繁杂,对小学生而言难度过大,不宜提倡。但我们主张,仿写古诗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体会汉语之美,学习琢磨汉字,提升对汉语的感悟力、理解力和运用能力,一言以蔽之,即通过仿写培养语感。语言能力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锻炼,而诗歌又是语言中最纯净、凝练、优美的形式。

三、小学生古诗词教学方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遵循的基本流程包括解题、知人、诵文、明意、悟情、达境等环节。本文介绍的是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并取得较好效果的特色教学方法,即古诗教学四大策略。

(一)汉字文化教学法

汉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个汉字堪称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笔一故事,一画一世界”,绝非虚言。既然每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汉字之美及其文化魅力。

举例说明,我们在教授一年级古诗《悯农》时,首先在黑板上书写“门”字,询问学生是否认识。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门”字。接下来教师阐释道,每家每户都有门,因此“门”字也代表着家。随后,教师在“门”字内添写一个“文”字,并询问:“你们认识这个‘闵’字吗?”学生回答不认识。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字读“mǐn”,又问:“‘门’字里一个‘文’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猜一猜。”孩子们十分认真,有的猜测“是不是读书人家?”,有的猜测“是不是文化之家?”,还有的猜测“是不是书香门第?”

教师继续讲解,古代的“文”字是这样写的“

香菱学诗教案

”,这个字像什么呢?有的学生回答,像一个人,上面是两个手,下面是两个脚,但中间是什么我猜不出来。教师表扬学生聪明,并告诉他们,中间的“乂”代表古代人胸口的花纹、装饰。在古代,当这样的人来到一家门口,就表示这家人有老人去世了,有人来吊唁,哀悼。然后启发学生:“别人家有人去世,你前去哀悼,心情怎么样?”学生纷纷回答:“伤心、难过、悲伤。”教师顺势总结:“对的,‘闵’就是伤心的意思。我在“闵”字旁边加上竖心旁,就变成了“悯”字,也读“ mǐn”,记住,中国汉字凡是带有竖心旁的都和心情有关系。那么‘悯农’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是羡慕农民伯伯,有的说是同情农民伯伯,有的说是可怜农民伯伯。教师因势利导:到底是同情、可怜农民伯伯,还是羡慕农民伯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中寻找答案。

《悯农》的“悯”是本诗的诗眼,也是一年级小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克服难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让一年级孩子有趣味地讲解“悯”字,笔者查阅工具书,上网搜索资料,广泛求索,又查找“文”字的甲骨文“

香菱学诗教案

”的写法,“文”在古代代表人,是指带有装饰和花纹的人。这个字源找到后,“闵”指吊唁者在门口,即吊唁的人到了门口,那就说明此家有丧事,吊唁的人当然内心哀伤、怜悯。至此,对“闵”字的字源就彻底梳理清楚,于是按照字理教学的思路水到渠成:用添字法,理解生字,板书顺序变成了“门→闵→悯→悯农”,既有趣味又有意思,更渗透了中国文字文化的精髓,可谓一石三鸟,趣味无穷。这样遵循字理,追根寻源,采用变字法教学,学生兴趣盎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启迪想象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而启迪想象则是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众所周知,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凝练,留有大量留白,为我们启迪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极好的教学文本。我们以中年段李白的《赠汪伦》为例,试作说明。

老师们平常的常规教学是读诗句,解诗意,明诗情,知修辞,知道李太白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汪伦和自己之间的深情厚谊,然后背诵全诗,就完成了古诗教学的任务。这样的教学仅仅完成了诗歌教学的初级任务,对内在的诗情,对李太白诗歌的精妙之处根本没有触及。笔者是如何启迪学生的想象的呢?笔者先告诉学生,汪伦是一介农民、酿酒师,当他听说李白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安徽泾县之后,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我们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我们有万家酒店。”李太白接信后十分高兴,欣然前往。可是到了桃花庄上一看,仅桃花潭一圈桃花,仅有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李太白没有生气,和汪伦饮酒论诗,成了知己好友。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白终将离开。但是这样的伟大诗人,自己的偶像离别,汪伦是怎样相送的呢?为什么汪伦偏偏等李白乘上小船即将要走时,才急急忙忙赶来相送呢?有诗为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你们会这样送别尊贵的朋友吗?请展开想象,思考汪伦为什么会这样送别李太白?

语言和思维是硬币的两面,是躯体和灵魂,水融,不可截然分开。以上教学片段中,笔者抓住“忽 闻”语词背后的可能性,让学生浮想联翩,联系生活 经验,联系李白和汪伦的职业身份,联系他们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两人离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想象是无限的,想象是没有边界的,想象是创造力的核心能力,教学只有把学生想象的翅膀打开,学生思维触角才能思接千载,上天入地,神游八极,创想出诗歌语言内含的、丰富的、美妙的世界。

(三)比较品味教学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品味诗歌语言与境界的有效方法。为什么这样表达优美,为什么那样表达就没有美感?这些都需要在比较中品味,在比较中鉴别。张志和的《渔 歌子》是描写江南春景的著名诗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呢?我 们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出语言之美、画面之美 和意境之美。

能否品味、咀嚼、欣赏语言,是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可称为语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水鳜鱼肥”,大家都认为是美的语言,但美在哪里呢? 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的人就很少能讲出子丑寅卯来,遇到这种场合运用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办法。语 文比较法更多的是比较语言,推敲语言,从语词表达 的意思、情趣、色彩、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