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应急预案


文 |周瑞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5月号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加之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除了自有正式职工外,还吸纳了上百万人就业。就信访维稳而言,工作主体已由此前自有职工,追求个人利益或历史留存问题,转向合作单位与广大劳务人员群体,涉及人员众多、范围广泛、问题复杂,无疑增加了日常信访的工作量和难度,稍有不慎,将对企业品牌和社会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强与合作单位、劳务队的管理,特别是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防范各种拖欠问题,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不可忽视、亟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维稳应急预案

主要原因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信访原因众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市场体系不健全,工程款支付不及时、垫资施工导致拖欠农民工资和供应商材料货款等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合同履约执行不规范、主体职责不明晰等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严明。

一是并未清晰认识当前维稳形势,思想麻木,对信访人员诉求重视不够,承诺解决问题不深入调查、不按政策办理,随口许诺解决办法,尤其是针对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按政策解决办理的,未认真办理解决;对于无法按政策解决的问题,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解释,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导致缠访、越级上访。

二是工作责任落实不明确,涉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力。有些单位主要领导对存在的信访苗头性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管、敷衍推诿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信访事项,不同部门、项目部与合作单位之间配合无力、协调不畅,加大了化解问题的难度。

三是工作制度落实力度不够严肃,并未完全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解决的人,导致信访事件发生后,久拖不决,任由一些小问题逐渐演变为维稳问题。

2.拖欠劳务人员工资,成为明显的高发态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在项目承接过程中,主观或客观地降低了中标标底。特别是承揽的垫资工程,当甲方无法按约定期限支付工程款时,企业只能通过采取银行贷款或拖欠材料供应商、合作单位、农民工工资等方式缓解资金不足,导致企业负债前行,压力愈发增大。还有部分甲方将占用施工单位的资金作为经营之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按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程款,或者在无力支付拖欠工程款的情况下,大多以无限期延误决算或实物抵偿工程欠款,而这些实物往往是高于实际价值抵回,且一时难以变现,大量挤占企业资金,施工单位最终成了拖欠的“冤大头”。久而久之,导致供应商和农民工事件高发。甚至有人采取过激行为,引发信访事件。

3.信访形式多样,调解难度增大。

劳务人员的信访形式不仅限于信函、电话等常规形式,集体、越级、缠访闹访等现象明显增多。部分人员组织化倾向明显,拉横幅、围堵施工现场和大门口,或在网上恶意散布失实言论及照片等,不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更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声誉。

部分人在信访过程中,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思想长期缠访、闹访,但信访内容又涉及合同履约、任务量认定等多个方面,通过信访渠道一时确实难以调解落实,但他们也不愿意通过法律程序,并提出了违背政策、脱离实际的要求,反复上访、闹访。

4.企业内部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

大多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创建年代久远,历史包袱沉重,尽管企业效益不断好转,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数量及涉及人数已明显减少,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例如内部职工工资发放标准、房产权办理和确认,以及撤销单位人事安置和敏感事件处理等。这些问题因时间长、矛盾较深、情况复杂,影响面广,要从根本上解决难度非常大。

5.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难以化解。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对现有部分制度和部门、岗位进行改革调整已成必要,这导致一部分人的工资标准、岗位职责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心理不平衡,开始上访、缠访,有些甚至越级上访和闹访,给企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既涉及到企业发展战略,又触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化解难度十分艰巨。

6.各类合同履约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企业在与甲方签订施工合除了在合同条款上对企业做出许多不利的让步外,还对合同基本条款审查不严,导致一旦出现纠纷,其合同合法性难以执行。有些单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甲方付款能力、项目情况和合同内容了解不充分,加上合同评审、风险评估不到位,致使签订的合同存在缺陷或不公平条款,留下了重大隐患。部分合作项目,缺乏主动管理意识,导致进度、工程款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在与劳务队签订合存在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没有按施工要求进行细化管理;某些班组人员与劳务单位之间根本没有正规有效的用工合同,当出现矛盾纠纷后,将合同纠纷转变成拖欠农民工工资进行上访、缠访;有些在合同条款中,明知甲方无力按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而在与劳务单位签字合并未明确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和方式,导致农民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而引发信访事件。

解决当前信访维稳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准确找出病根、对症下药”,从源头上预防信访事件的发生。

(一)建立完善各类合同制度管理

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所有合同应由法律事务部门牵头,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研究制定或完善各类合同管理规划制度,明确不同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的职责,在合同的签订、审批、会签、登记、备案等环节严格把控流程,确保管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等,都处于有效管控状态,防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信访事件。

(二)加强建设项目的风险防范

1.最大限度防范垫资施工带来的风险。从近年发生的信访案件来看,垫资施工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各个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之前,必须对甲方的资信状况及履约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估,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甲方的支付能力和信用情况,并及时作出综合评定,以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2.开展合同评审和风险评估。一是合同签订前,应组织经营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财审部门、法务部门对合同进行层层评审,及时发现和完善合同中存在的风险。二是开展风险再评估。对已经评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合同条款变更的,施工单位应对该项目情况进行风险再评估,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谨防合同陷阱。

(三)严格劳务合同履约管理和风险排查

劳务合同履约是整个劳务实施的全过程,是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的基础保证。各个施工企业要本着维护企业稳定大局的高度,管好自己的人,看好

重视信访管理,加强事中监管

针对工程项目的分布广泛、人员分工的特点,必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项目开工前,企业应与项目部签订信访维稳协议,明确各自职责,杜绝潜在信访事件的发生。

畅通沟通渠道,化解矛盾于萌芽

企业应定期走访劳务人员和物料供应商,积极开展调研座谈,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在项目层面化解信访问题。如此一来,可在矛盾萌生初期就将其扼杀,从而发挥信访信息预警的作用。

建立欠薪保障机制,维护工人权益

建立欠薪应急周转制度。在督促项目部和劳务分包单位设立专用账户的企业应自筹一部分资金建立欠薪保障应急基金,以应对突发性的大规模欠薪纠纷。

多管齐下,加强工程款回收力度

当前,工程款拖欠问题严重,为企业带来巨大风险。为此,企业应借助政府平台,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清欠力度,将清欠工作与信访维稳相结合。

有效清欠,解决问题根源

清欠工作可以增加项目的资金可用性,减轻各方的负担,减少因拖欠引发的事件;还可以明确建设单位的资金偿付能力,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避免因拖欠导致工人无法及时领取工资,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建立联动管控机制,提高维稳能力

由于项目点分布广泛,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为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建立“协调有力、反应快捷、应急高效”的信访维稳管控机制,全面提升化解能力。

理论指导,建立完善机制

加强信访工作理论研究,探索劳务人员信访特点,建立 上下联动、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分级负责,明确工作格局

构建党政领导统一协调、信访部门牵头的信访维稳格局,按照“一般问题”归口解决、“复杂问题”跨部门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协调解决的机制开展工作。

定期监测,做好预案管理

各级信访部门应定期分析不稳定因素,建立工作台账和预案机制,强化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属地解决,及时化解矛盾

坚持“属地问题”基层处理原则,确保矛盾问题就地解决,及时化解, 防止问题扩大化。

重要时段,加强预判防范

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提高信访工作的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因素进行预判、排查,并采取措施防范。

警企合作,维护秩序稳定

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互动,对信访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置,维护企业工作环境和秩序。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素质

选拔讲政治、顾大局的优秀人员担任信访工作,杜绝工作不力,敷衍塞责,乃至造成恶劣后果的行为发生。

面对新形势,建筑企业要主动担责、积极应对,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体系,避免重大信访事件的发生,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丨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