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以马的精神为“文化抗争”助力

文:段宏刚

马这种动物,向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诸多美德令人着迷。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画家和哲学家都对马表现出喜爱之情,他们通过赞美马的风采,将个人情感升华到抒发家国之情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教化作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南北朝替父从军的木兰心中,马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可以让她更快地赶到前线杀敌报国。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笔下,马是敌方的铁蹄,阻挡它们就是阻挡敌人的残暴。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奔马》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在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心中,马虽然是重要的个人资产,但与自己的欢乐和自由相比,是可以舍弃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眼中,马虽然可爱,但骑在恶人胯下的马儿却是可怜的牺牲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中唐著名诗人孟郊的眼中,马蹄声传达出自己欢快的心情。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心中,马儿是战场上勇猛杀敌的战友。

经过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马精神的挖掘,马逐渐成为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象征。

徐悲鸿励志学画

骏马奔驰

流线型的外形,矫健的身姿,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忠心耿耿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从外表到内心,马都充满着正能量,这样的尤物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文人的钟爱。

在和平年代,马是人们的好帮手,在战争年代,马摇身一变成为英雄的左膀右臂。

通过马,文人墨客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有豪迈自由的性格,有顽强进取的精神,有出类拔萃的气质。

当马的精神跨越千年,来到20世纪30年代,与绘画大师徐悲鸿(1895年-1953年)相遇后,两者联手为人们演绎了一场关乎马精神的文化抗争。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三奔马图》

1919年3月,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4岁的徐悲鸿看到清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画陷入因循守旧的泥潭,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一代不如一代,损害国画的品质。

于是,他毅然决定远赴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地,学习正规的西画技艺和艺术理念,以此探索改良国画的道路。

经过近3000个日日夜夜的钻研,1927年秋季,32岁的徐悲鸿学成归国,在上海、南京一带展开改造国画的实践。

就在他准备将“中西合璧”的艺术思想付诸实施时,日寇已在我国东北蠢蠢欲动,制造了沈阳事件和上海事件,将蛇吞象的野心暴露无遗。从此,华夏大地陷入动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八骏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在国家危难之际,军人们持枪奔赴战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而像徐悲鸿这样的艺术家,则掀起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文化抗争”。他们以手中的笔创作出一个个诗篇、一幅幅画作、一串串音符,在精神层面鼓励军民团结一心,抗争到底。艺术家的创作同样为抗战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从1930年起,徐悲鸿开始有意选取那些能反映民族精神的历史故事,并将其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画作的寓意为军民加油鼓劲。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田横五百壮士》

这一年春天,他创作了油画《田横五百壮士》,画面描绘了田横受汉高祖刘邦招安前往洛阳,田横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不得不与手下的五百名生死与共的战友告别,那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绝,即使前方有刀山火海,也视而不见。通过这幅画,徐悲鸿意在表达英雄人物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战场上的勇士。

1931年夏天,徐悲鸿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相马名家九方皋为秦穆公挑选良马的故事,耗时三个多月创作完成巨作《九方皋》。此画中,描绘了四匹骏马和四个人物,尤其是画面中央那匹被马夫牵着的黑骏马,看到九方皋即将挑选它,口中发出嘶鸣,两只蹄子抬起,试图挣脱马夫手中的缰绳,既充满动感,又表现出一丝桀骜不驯的气质,形神兼备,将马的性格和神态刻画得十分传神。

黑骏马将要被九方皋带走,离开主人奔赴新的天地,此时此刻,它对老主人恋恋不舍,只能用反抗马夫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它对主人忠诚不二、不离不弃的精神品质。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九方皋》

更由于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打下了深厚的素描功底,在刻画黑骏马时,他不但将马的外在造型表现得活灵活现,而且通过高超的笔墨技巧,将黑骏马的骨骼和肌肉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在任何人眼中,都是杰作。

当这幅画作在当年秋季展出时,博得了所有观众的认可和赞誉。没想到第一次以国画的方式画马就获得成功,这无疑给了徐悲鸿极大的信心。

紧随其后,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战火从东北烧到了长城以南,民族命运危

徐悲鸿不只在精神上激励军民,更在物质上给予重大的援助。自1938年起,他奔波四方,足迹遍布印度、东南亚乃至欧洲地区。一边通过讲学、演说揭露日寇的暴行,一边以举办展览和售卖画作的方式筹集资金,慷慨捐献给抗战前线,尽显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

从1931年至抗战胜利的十四年间,徐悲鸿创作了一千余幅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每年的创作量平均约一百幅,涵盖国画、油画和素描。其中,超过九成作品变卖后,将所得款项悉数捐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高强度创作也损害了徐悲鸿的身体健康,最终积劳成疾。1953年9月,年仅58岁的他英年早逝,留下无尽可能怀的"龙马精神",激励着后世人。